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1、详细了解塑料制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
2、选定塑料品种
3、制定初步设计方案,绘制制品草图(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孔的位置等)
4、样品制造、进行模拟试验或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5、制品设计、绘制正规制品图纸
5、编制文件,包括塑料制品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条件等。
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 (1)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 (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结晶速率,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 (3)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2、在制品形状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等。
3、在模具方面: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命和更换期限,尽可能降低成本。
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尺寸变小的收缩现象,收缩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
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有:
(I)成型压力。型腔内的压力越大,成型后的收缩越小。非结晶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的收缩率随内压的增大分别呈直线和曲线形状下降。
(2)注射温度。温度升高,塑料的膨胀系数增大,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增大。但温度升高熔料的密度增大,收缩率反又减小。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是, 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模具温度。通常情况是,模具温度越高,收缩率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4)成型时间。成型时保压时间一长,补料充分,收缩率便小。与此同时,塑料的冻结取向要加大,制品的内应力亦大,收缩率也就增大。成型的冷却时间一长,塑料的固化便充分,收缩率亦小。
(5)制品壁厚。结晶型塑料(聚甲醛除外)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而非结晶型塑料中,收缩率的变化又分下面几种情况: ABS和聚碳酸酯等的收缩率不受壁厚的影响;聚乙烯、丙烯腈-苯
乙烯、丙烯酸类等塑料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硬质聚氯乙烯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减小。
(6)进料口尺寸。进料口尺寸大,塑料制品致密,收缩便小。
(7)玻璃纤维等的填充量。收缩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